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11-4-30
新界北區邊界 之 紅花嶺
位於香港新界東北區的紅花嶺,又稱麻雀嶺,為北總區內的最高峰,海拔492米,頂部挺拔直指天際,氣勢磅礡,外形可與蚺蛇尖、釣魚翁、睇魚岩頂的「西貢三尖」相齊並論。
紅花嶺臨近沙頭角邊界禁區,山體廣闊,北部屬於禁區,與其相連偏北的紅花寨(489m),剛好越過禁區界線。紅花嶺山腰連接西面同脈分支的禾徑山(297m),其北面禁區內有黃茅坑山,之間的谷地是個垃圾堆填區,故與禾徑山相交的山脊未到禁區界線已築了長長的圍網來區隔。登臨紅花嶺可俯瞰邊境禁區內的鄉郊景色,同時可北望神州大地,視野廣闊遼遠。
1989年英國向中國租借得新界後,英軍便在紅花嶺、紅花寨築有軍事建築物來防禦邊境,包括站崗、瞭望台、戰壕和直昇機坪等設施。1950年在紅花嶺西脊興建了一條水泥軍車路,稱麻雀嶺吉普車路,由禾徑山山腳直達紅花嶺高地,沿途豎立數塊軍用里程標記長度,由半山2500至盡頭5000為止。隨後警方在礦山興建一座用來監視國內共軍南侵的碉堡,以麥景陶警長之名來命名,後來改作監視及阻截偷渡客。麻雀嶺在清朝時更築有麻雀嶺墩台來防禦海盜,現時山嶺上仍留有疑為墩台的遺跡。
英國接管香港新界初期,曾以不列顛群島最高峰的 Ben Nevis (朋尼維山) 來命名紅花寨,而稍高的主峰紅花嶺,取 Robin's Nest 命名,中西之名,相信是與在山上到處盛開的野生杜鵑花木和時常出現的雀鳥有關。
知更鳥為英國人的所愛,常在聖誕卡和聖誕紀念郵票上見其蹤影,只差一點列為「國鳥」。牠是一種細小的雀形鳥類,歸類為鶲科,分佈於亞洲、歐洲和北美洲,身長約14釐米,體形小如麻雀,其胸羽的紅色更傳與耶穌有關,故紅花嶺又名知更嶺。另外,香港野生杜鵑花,又名山映紅,花色艷紅,紅花嶺乃因此得名,而副峰的紅花寨又名為紅花柴。
紅花嶺接近山頂設有香港數碼地面電視廣播之輔助發射站,為南面谷地的鹿頸、鹽寮下、山咀、軍地及坪輋等提供服務。此外,2008年特區政府宣佈開放北區的部份土地,居民無需申請紙可自由出入。2009年,港府冀充分利用禁區內原有的歷史生態風貌,加強自然保育,以及保護文化遺產資源而計劃在紅花嶺、蓮麻坑及長山一帶開闢香港第25個郊野公園,佔地約476公頃,稱為紅花嶺郊野公園。
接走紅花嶺軍車路 下山到禾徑山路
此行由紅花嶺北的閘門口西走過一段林徑出來,便是紅花嶺峰頂下約10多米的分岔路口,向北走就是禁區,對正的小山丘為上紅花嶺最高峰,向南為轉向過東西兩方的高坡彎路,舉目四方,剛被山火洗劫的紅花嶺,半山以上全是焦土荒涼景象,令人慘不忍睹。
除了山嶺景觀覺得悽涼外,行經的小徑時近看著焦草夾著泥黃土,有如生了癩痢,更有疙瘩之感。相信當春季來臨時,新生的樹苗會開遍山野,而漁護署亦會重新植被護坡,以防水土流失。不消數月,春去夏來,極具科學價值的紅花嶺和麻雀嶺,屆時一片新綠,除了視覺煥然一新外,後來行山者更有優美的山野景色伴看秀麗的邊陲風光。
依領隊的指示走南面路而過西面山嶺發射站,其時俯瞰到發射站處有十多人在小休,不消一刻人便全不見了。從紅花嶺尖峰高坡的山路而下,全是浮砂碎石路,坡度亦非常陡斜,有一定難度,幸好山路不長,不多久便直落到發射站,再而下便是鋪上水泥的軍車路盡頭地帶。軍車路上有美觀的鐵鍊欄杆,路旁更豎立了一塊軍用的5000里程碑,其東面的長路蜿蜒如蛇,若取之而行是會把人帶到沙頭角麻雀嶺。
至此走美觀易行的軍車路下山,並可優悠地沿途欣賞山下粉嶺谷地的景色,美不勝收。當下山至山腰處可見到相連的禾徑山,以及窺視山外的禁區風光,包括黃茅坑山和蓮麻坑外的深圳市郊。紅花嶺軍車路十分漫長,斜度亦大,山下約一小時便可直抵山腳出口的禾徑山路,再而走 15 分鐘便可到達沙頭角公路巴士站結束整個麻雀嶺之行,全程 6 小時。
.
.
>>>>>>>>>
- asdf001997 2011年5月10日
- 剩係去過綠田園
回覆 南朗 L J 2011年5月10日
真令人羨慕, 果處有好多生果,,好似任吃...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