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大埔碗窰-樊仙宮


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11-1-11




大埔碗窰樊仙宮

樊仙宮為一間道觀廟宇,又名樊仙廟,建築年份不詳,約創建於清乾隆的1736年至1795年間,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乃本港唯一供奉中國陶瓷始祖樊仙公的廟宇。

大埔碗窰分為上碗窰和下碗窰,樊仙宮位於上碗窰村的碗窰公立學校側,為上下碗窰的主要廟宇,由碗窰鄉十村共同管理,廟旁為碗窰鄉公所辦事處及鄉民日常議事處。1949年村民在樊仙宮旁開設碗窰公立學校,1970年代更在宮內的廂房用作校長室、教師辦公室、休息室、小賣部及教職員工廚房等,直至學校在90年代關閉為止。

樊仙乃發明以陶土燒窰的祖師,由於其工藝技術超群,深得製碗業者的尊崇。相傳樊仙原有兄弟三人,法術高強,且有求必應,甚獲鄉民信賴和敬仰,被尊稱為「樊大仙師」,後成為地方的信仰神,碗窰立廟後與樊仙公一起供奉。每年農曆五月十六日為樊仙公寶誕,是碗窰村的一大盛事,香火鼎盛,歷代均有演木偶戲以示賀誕。

樊仙宮座落在昔日碗窰村前的一幅窰場上,前有寬敞明堂,後有山坡大樹護蔭,乃由碗窰鄉客籍馬氏族人興建。由於碗窰村民大多從事製碗工作,信奉樊仙大師是十分普遍,最初村民只是在窰口附近設立簡便的土壇祀奉,後逐漸發展為磚壇,直至經營碗窰場的馬氏十六世祖彩淵公,親從廣東長樂縣恭請樊仙公寶像到來碗窰村座鎮,並建立正式廟宇供奉,祈以護佑村內業務昌隆,泰境民安。

樊仙宮為兩進式廟宇,規模不大,建築結構簡單實用,屋脊上兩端以博古裝飾,牆頭有精緻的壁畫,巧奪天工。大門入口裝飾華麗,內部裝潢亦很講究,一進為天井,中央為正殿,左右分別建有廂房及厨房。正廳內懸掛有清乾隆庚戌年(1790) 刻字的木牌匾,乃樊仙宮內最悠久的歷史文物,從而可推測該廟的約建年份。

據廟內多塊碑誌,樊仙宮曾歷多次重修,分別於1868年、1897年、1925年及1964年,以及重建時的碑文和對聯。1976年遭到一場嚴重火劫,損壞了很多廟內的歷史文物及重修。其後有鑑於該廟日久失修,逐漸衰落,建築署遂於1998年初進行了緊急維修工程。

19991230樊仙宮列為香港法定古蹟,2000年展開科學的修繕工程,回復古樸外觀後開放予市民參觀。此外,樊仙宮後面山坡為碗窰窰址的碾磨坊遺址之一,於1983年被列為法定古蹟,內有陶瓷爐及陶瓷碎片及已建有圍網保護,日後該磨坊遺址將會成為陶瓷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開放時間 : 每日上午9 時至下午1 時,下午2 時至5 時(逢星期二休息)。


(剪輯資料)

 

 
樊仙宮



 
內進門口



 
地下渠板



 
長方天井



 
二進正殿



 
樊仙寶像



 
供奉神壇



 
精美神檯



 
廳堂拱門



 
厨房單位



 
右方廂房



 
瓷器展覽



 
出土文物



 
碗碟瓷具


 
左方廂房


 
重修碑誌


 
大青花瓶


 
角落皮鼓


 
展覽畫板


 
磿坊圖片


 
礦坑遺址


 
法定古蹟


 
仙宮屋脊


 
馬氏


 
廟宇前庭


 
前庭景觀


 
廟旁學校


 
學校空置


 
校內一景


 
校旁通路


 
村停車場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