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08-6-12
高 50 呎的『望海觀音像』
赤柱觀音寺位於馬坑村,是一所尼姑庵,現由非牟利佛教慈善機構營運,服務社會超過 40 年。
觀音寺創建於 1964年,原為比丘茂昆法師靜修的一所茅篷,其後將茅篷交由樂果長老接辦,1968 年樂果長老再輾轉託付給比丘尼寶嶧和蓋忠兩師徒。
該院的主持寶嶧法師原於東北遼寧沈陽縣大南關慈恩寺出家;1937 年離國駐緬甸達 16 年之久。在緬甸期間,得來自雲南昆明的蓋中法師為徒,後一同離開緬甸,先往澳門,於 1966 年始到香港赤柱定居。
1975年,主持寶嶧法師為宣揚『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救拔一切眾生脫離苦難,續在殿後建造了一座遙望赤柱灣,高 50 呎的『望海觀音像』。
望海觀音像面相慈祥,白衣素服,手持玉瓶,腳踏鰲魚為赤柱馬坑村建立了第一個『地標』。觀音像下兩旁護土牆後來裝飾了每幅用 28 件磚塊砌成的 40 幅瓷磚拼畫,描繪了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觀音菩薩應化身,和中國佛教四大名山普陀山的樣貌。
.
.
赤柱觀音寺擬自費擴建
赤柱觀音寺於 2008 年 4 月中向規劃署申請自費 5,000 萬元重建,將現址環角道 89 號及毗連馬坑邨龍德苑對上山坡的政府土地,打造為休閒生態公園,興建 1 幢 5 層高的當代佛教寺廟,擴充寺廟拜祭地方,並一併優化寺後的政府土地,增建博物館、圖書館、畫廊、公園及花園等。
屆時遊人可免費入內,不但可以繼續弘揚佛法,並加強佛教的文化遺產,並可吸引本地遊人與外國遊客,強化旅遊元素,為赤柱提供多一個公共空間。寺內有牌樓、佛堂、大殿、頌經室等,並會有養老院,為尼姑提供安老之地。
該計劃可能會吸引大量遊客,影響觀音寺佛門清靜地,所以向地政署申請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寺後一幅面積 1 萬 3 千 350 平方米政府土地的管理權,以便一併優化發展,為到觀音寺的人士提供方便的休憩地。
(剪輯資料)
.
.
>>>>>>>
- 班長 2008年6月14日
- 我每日出入必經之地!
回覆 南朗 L J 2008年6月14日
唔怪得早前有關黑雨果篇,最後果張現藍天既巴士站咁似, 有人話赤柱,我都覺得在果度既馬坑山上面的某地方或某樓宇影下來的!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