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屯門掃管灘-天后廟


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11-7-21




屯門掃管灘天后廟 / 小秀村天后廟

新界屯門西面為青山583m,東面背靠九逕山504m,西、東北面得兩大高山護屏,南部沿岸為青山灣及屯門西海,海面波瀾壯闊,之間海隔為大嶼山,可與香港赤鱲角國際機場對望。位於九逕山南麓的掃管笏,是屯門區內少有的平地之一,遠至漢代時已經有與製鹽有關的商貿活動

掃管笏內有掃管笏村、掃管笏新村、老青山村、小秀村、稔灣村和掃管灘等客家村落。由於山地沿海關係,昔日的村民大多以農務及漁業維生,尊崇天后娘娘為海上安全守護神,故需要興建天后廟,以保佑漁民的出海平安。天后生時稱林默娘,歿後尊稱媽祖或天后娘娘,是漁民信奉的神靈,因非常靈驗,故不論大小天后古廟均香火鼎盛,每年的天后誕為農曆三月廿三日,各區各式各樣天后廟均會舉行賀誕活動,有些天后廟還舉行大型慶典活動,包括搶花炮、舞獅、搭棚上演神功戲等,以酬謝神恩。

本港及各大小島嶼皆多面環海,故最多的廟宇為天后廟,為數逾 50 間,座落在掃管笏便有三間天后古廟,都是迷你的小型廟宇,由當地村民附近青龍頭及屯門等鄉人集資興建,包括掃管笏新村的天后廟、掃管灘天后廟和小秀村天后廟。


青山公路-青山灣段二號掃管軍營門口,對面為偌大的黃金海岸富戶區遊艇會及避風塘,於1994年由信和集團購地發展成為高檔低密度住宅區及會所,並把掃管灘村前的海灣打造成為全港唯一的人工沙灘,稱為黃金泳灘。座落在海灘邊的掃管灘天后廟,是一座很細小的綠瓦頂中式廟宇,由於歷史及遷界令關係,又與村民的信仰有關,擴闊青山公路時便唯有順應民意,將古廟納入黃金海岸歐陸式建築群內,故此,從公路看去,外觀顯得很矚目。

顧名思義,掃管灘天后廟周邊前身為掃管笏海灘,面對青山灣海,與毗連新舊咖啡灣、加多利灣、青山灣避風塘及蝴蝶灣等,都是昔日漁民出海作業的地方。清朝年間,清初政府為了對付企圖在台灣反清復明的鄭成功,為杜絕沿海居民接濟鄭氏和其隊伍,於是實行遷海政策,立下遷界令迫新界沿海區的村民遷入內地,於是沿海地區的所有村落頃刻間頓成為廢村。

遷界令期間,清兵於青山一帶的山嶺設立烽火台來監視海域,而大部份村屋均被燒毀,就近屯門海灘的掃管灘天后廟,遂成為清兵的辨公室。清康熙年復界後,原有的村民便紛紛找回自己的故居,赫然見到只剩下並完好無損的掃管灘天后廟,故此便認為是天后娘娘的庇佑,神恩浩蕩,得以返回舊地重過新生活。

掃管灘天后廟始建年份不詳,相傳早於清朝年已建成至今具有三百多年歷史,八十年代擴建青山公路時,1992年重建落成。另外,鄰近小秀區的青龍尾海灘前有座小秀村天后廟,始建於1976年,原址位於青山公路附近,座鎮青山龍脈,面朝碧海。1982年亦因發展公路的影響,被拆遷另覓小秀村近青龍路現址重建,由掃管笏天德堂花炮會管理。




 
中式瓦頂



 
公路入口



 
入廟閘門



 
迷你小廟



 
脊頂騰龍



 
天后古廟



 
古廟正門



 
廟門石額



 
殿堂神壇



 
供天后像



 
殿堂對聯



 
單邊妝台



 
牆壁佈置



 
一對石獅



 
門檻小獅



 
古廟全景



 
狹窄通路



 
出口軍營





小秀村天后古廟
門額對聯:「座鎮青山龍脈蜿蜒朝聖闕門瀕碧海珠光閃鑠顯神通。」

 
小秀村區


 
小天后廟


 
重建古廟



 
廟宇牌匾



 
門口對聯



 
座鎮青山



 
廟堂神壇



 
供奉天后



 
天后娘娘



 
側邊神將



 
牆邊景觀



 
天后靈簽



 
簽文一則



 
神簽兩則



 
重建碑文



 
重修紀念



 
梳妝水盆



 
廟內小壇



 
廟外香爐



 
車路全景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