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續走-油塘魔鬼山 2



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10-10-15




九龍東部山嶺 魔鬼山

魔鬼山,又稱惡魔山,海拔222米高,位於九龍東部的油塘與新界將軍澳之間,南面山腳接入鯉魚門岬角,故又有鯉魚山之稱。 自1989年英國租借得香港新界後,英軍即開始在該山上築建頗具規模的砲台,作為全港防衛計劃中東海岸射擊指揮部。至1930年代後期為抗日而令防衛計劃有變,原鎮守山上各兩門 9.2 吋和 6 吋口徑大炮先後被移往赤柱砲台和鶴咀砲台,使該砲台成為沒有固定武裝的碉堡,二戰後更名為炮台山。

魔鬼山原稱雞婆山,因其肖形而得名。至清朝時,該山與山下鯉魚門海域一帶被明末參將李萬榮,淪為海盜,及清初海盜鄭連昌與其屬下先後佔據,立寨後收勒行水過活,其惡霸橫行,手段凶狠形同惡魔,令附近的居民喪膽遂改稱之為魔鬼山。後來由著名海盜張仔保接管,其統治後期在鯉魚門山咀捐建天后廟,及後投降歸順清朝廷,更名張寶。

魔鬼山下的鯉魚門海峽,為香港與九龍之間最東面及最狹窄之處,形勢險要,亦是所有船隻必經進入維多利亞港的入口。地理就軍事上來說是極具重要戰略地位,在山上能全面監視及控制來往該水域的船隻,故英軍必需在魔鬼山上建築了兩座砲台,分別為山頂的歌賦炮台和山腰的砵甸乍砲台,包括 4 個炮床、一個棱堡、大型彈藥庫和不少戰壕等,及對下海崖上兩處加建探射燈台,以保護重要的鯉魚門航道。

成為炮台山鎮守鯉魚門航道之後,英軍與對面港島北岸的筲箕灣一帶多個砲台陣地,包括鯉魚門軍營砲台、西灣砲台、白沙灣砲台和哥連臣角砲台,以及砵甸乍山偵察砲台同時扼守維多利亞港東面入口的鯉魚門海域。


 
魔鬼山




衛奕信徑分岔路捷徑     上攀魔鬼山頂

香港保衛戰的九龍半島陷落時,魔鬼山成為英軍抵擋日軍最後撒出之地,到了傍晚日軍即佔領魔鬼山後不斷炮轟鯉魚門的港島北岸。二戰後,山上面的砲台和堡壘遺跡大致上仍然完好,成為區內市民的晨運場所。由於沿途風景不俗,於80 年後期經觀塘區議會增建易行的觀塘晨運徑,90 年代中期政府再在山腰至山腳一帶修繕衛奕信徑,今已成為一處除了參觀軍事歷史遺跡外,亦是遠足郊遊的好去處,同時在山頂一帶觀賞270度維港海景,以及日落的旅遊勝地。

此行自照鏡環山近澳景路的山坳起沿衛奕信徑三段逆行向南順過魔鬼山,至墳場高地路徑的分岔路口時棄走衛奕信徑,從右邊崎嶇山徑便可於五分鐘內,直達魔鬼山頂的堡壘陣地遺址,省卻要兜一個大圈子。

由於該道捷徑不劃入為正式遠足及郊遊的路徑,路途陡斜崎嶇,開始的一段有晨運人士用竹枝加建欄杆方便後人上山。當上至山頂的碉堡時需要略為跨上廢堡頂部,然後再跳下內部的通道,有一定的風險性,若不善攀爬者建議還是依正途衛奕信徑登頂。

在山頂瀏覽完整個鯉魚門海峽景色後,便沿正路石級下山接回衛奕信徑,至山腰處可見有一堵懸崖峭壁,光禿的腳下有一座人形的巨石,看去有如僧人石。順著衛徑下山,不久即可接回來往將軍澳墳場的傾斜車路,繼而直下油塘港鐵站結束行程。

由魔鬼山頂一路走下來至此約半小時。整個行程連走照鏡環山和魔鬼山二仙,只花約1.5小時。


 
山頂廢堡



 
廢堡外徑



 
跳過通道



 
魔鬼棱堡



 
破開地穴



 
堡壘遺址



 
海景看台



 
下瞰墳場



 
岬角



 
山下海崖



 
窩狀礁石



 
鯉魚燈塔



 
堡壘北面



 
眺小八仙



 
藍田樓景



 
遠眺港海



 
維港海景



 
兩岸景致



 
筲箕灣岸



 
官塘仔灣



 
油塘貨倉



 
偵察看台



 
碉堡窗口



 
窺看樓景



 
碉堡戰壕



 
下山景觀



 
斜坡峭壁



 
僧人巨石



 
魔山出路



 
出口樓梯


.
.

>>>>>>>>>

    • 無敵先鋒號     201284
    •                         魔鬼山炮台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