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東涌舊市墟-馬灣涌


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11-2-23




東涌舊市墟 馬灣涌

東涌位於大嶼山北部山谷,三面環山,北面臨海及對正珠江出入口,為該島上最重要及最早開發的地區,古稱涌口或東西涌,並分成東涌和西涌,後合併稱東涌位於現時市中心以西的馬灣涌,為東涌鄉委會轄內十四個村落之一,因臨於東涌及設有碼頭,成為昔日大嶼山的主要市墟,現稱東涌舊墟。

隨著1997前後港府地區規劃,東涌起了巨大的變化,不單佔據了馬灣涌後面的原有空間,更把東南岸一帶荒廢的農地發展成為新市鎮中心。2000年始,一棟棟新高樓屋邨及屋苑相繼崛起,人口急速增加,需要建設鐵路直達市中心,加上其他交通網絡接駁到赤鱲角新機場,亦建有360纜車快速直達主要的遊覽勝地昂坪,出入方便,遊客大增,使東涌成為大嶼山重要的樞紐中心。

馬灣涌後面內陸的馬灣村,於1995政府向村民收地計劃發展新市鎮,將整個馬灣村連根拔起重置東南面近黃龍坑區,原址後來成為區內最大公共房屋的逸東邨,於2001年落成。馬灣涌為東涌僅存的小漁村,其後又受制於發展計劃中興建港珠澳大橋工程而要填海使該小漁村和海灣面臨消失。由於計劃建造珠澳大橋工程最近有變,改在赤立角南岸填海,馬灣涌便得以逃過被填海命運,暫時可倖存下來。


馬灣涌為古時東涌的舊市墟,沒有受新市鎮影響而變化,仍保留著昔日的漁鄉風貌,不少沿海邊築建的棚屋,當潮水退去後露出一大片泥灘,不單可見到棚屋的建基用料、駁橋躉,還可一看自搭的木橋結構,以及天然的紅樹林生態等,環境恬靜,是一處交通相當方便的生態旅遊路線。整個馬灣涌,除了海灣沿岸棚屋的樸素風貌,海灣內的舢舨,漁船和橫水渡,連同村落裡的小路商鋪、販賣特產、傳統習俗與鄉土人情等,都十分近似同島西面有水鄉之稱的大澳,故此馬灣涌亦有小大澳之稱。

昔日的馬灣涌是個繁華的舊墟,沿海食肆林立,現時的舊碼頭一帶仍有多間海鮮酒家在經營,面對風景優美的東涌灣和赤立角海岸,可邊賞景邊晚飯,別有一番風味。或行走到東涌舊碼頭長堤,吹海風,觀賞鄉民的釣魚方式,並欣賞灣岸的礁石區,以及連接赤立角的跨海大橋等,抬頭尚可見彌勒山崗的電纜吊車襯托下的棚屋漁鄉美景,配合後面的簇新高樓交替,又是一幅幅動與靜的風情畫;黃昏時更是一處觀賞日落的好地方。

馬灣涌是目前東涌新市鎮僅存自然景觀的地方。若不想錯過舊城古跡的景致,除了海邊外,亦可沿著馬灣涌海旁內路西走,剛穿出村落直至逸東邨後面的大圍坑村時,有間東涌獨木舟會,入口前可見有塊橫亙在路中央的永樂橋」石碑,於1959年豎立,為昔日馬灣村內的石橋之一,由嘉道理爵士捐建。橋下原為山坑,山坑水自大東山經馬灣村而流出東涌灣,填平後成為逸東邨,石橋則失去原有作用成海旁通路交匯至沙咀頭,現只留下一座石碑紀念作為歷史的見證。


(剪輯資料)


 
馬灣新村



 
東涌舊墟



 
舊小碼頭



 
碼頭長堤



 
釣魚守則



 
鄉民釣魚



 
釣魚一式



 
前赤立角



 
東涌沙灘



 
生態礁石



 
東涌內灣



 
碼頭燈塔



 
西涌海灣



 
海面舢舨



 
長堤景觀



 
碼頭涌口



 
沿岸食肆



 
入村涼亭



 
馬灣涌村



村內小徑




棚屋地腳




 
經破鐵橋



 
路見棚屋



 
街渡橋頭



 
走寶安橋



 
遙望灘岸



 
斷駁木橋



 
自搭木橋



 
碼頭區域



 
西南高山



 
東岸泥灘



 
有紅樹林



 
泥灘黃貓



 
黑貓出沒



 
淺灘漁船



 
紮根地腳



 
橋口入村



 
涌口路牌



 
村落公社



 
涌村一景



 
路邊攤販



 
售賣土產



 
理髮廳內



 
村後通路



 
網指示牌



 
麻牆長路



 
路中石碑



 
分岔路口



 
特色字粒



 
橋碑有客



 
石橋遺址



 
原址馬灣



 
西走前路



 
空地眺海



 
岸邊小船



 
沙咀頭橋



 
釣魚告示



 
沙咀海堤



 
祀三大石



 
樹下神壇



 
神牌路徑



 
林蔭長路


 
地面字跡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