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11-9-8
北區上水-大石磨山
新界北區上水的大石磨山,是港邊境禁區的名山,以山頂為禁區界線,南面達至山麓為上水著名河道,內有梧桐河、石上河及雙魚河,而北麓為禁區至羅湖邊境,更與深圳河咫尺之隔。登臨大石磨山頂可觀賞四面山下不同的風光,視野廣闊,包括俯瞰上水塱原濕地、河上鄉、邊陲禁區,以及眺望神州大地等風光,一覽無遺。天色清朗時,四周景色更美不勝收。
大石磨山分有主、副兩峰,高度相若,位於南面的副峰海拔183米高,向北的主峰稍高一米,主峰頂建有發射塔,包括電視發射站、無線電發射站及微波發射站服務北區居民。
鄰近港深邊境的新界各大小山頭,崗哨林立,昔日山上佈滿警崗,且戒備森嚴,鐡網重重,由英軍或啹喀兵駐守。大石磨山由於非常貼近羅湖邊境,當年扼守的英兵,主要是阻截大陸的偷渡客由深圳河潛入港境,繼而內進市區,成為黑市居民或至犯案。
大石磨山前身為英軍防禦羅湖邊境的重要山頭,故山頂上建有瞭望台、哨崗、營房、練靶場、燥炮區及直昇機坪等,並築有一條吉普車軍路直達東南麓。當山頂豎起兩支紅旗時,表示有射擊訓練,市民不能進入練靶場範圍。
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英軍全面撤出港境。隨著香港與深圳之間的關係日益密切,港府亦計劃逐步放寬邊境禁區,部份可供市民郊遊遠足,可見至今大石磨山頂仍留有很多荒廢的兵房和哨站。
離開大石磨主峰,可原路或向西路下山,若沿北路向羅湖邊境下山,即進入禁區範圍,續向下至半山的警崗站,及到達得月樓防洪站附近的閘門口之後,沿排頭路直出,便可走出禁區重回剛才上行石磨山的軍路入口。至此可取道石上河返回粉嶺火車站結束行程,路程約2.5小時。
大石磨山此行隨行山隊走畢上水華山,經杉山下山後,走至虎地坳路的盡頭,
隨即進入水務署的東江水堤路及鐵路橋,繼而展開下半場的旅程。
當走過水務堤路,跨過東江輸水管,再越過九廣鐵路後便進入村的豆腐廠品嚐豆腐花。
大休半小時後,續前往大石磨山,至邊境禁區警告牌轉走左邊軍車路直達山頂發射站。
之後取北路向羅湖邊境下山,再經石上河返回上水火車站散隊。連大休約 3 小時。
水務堤路
水務橋底
橋上鐵路
穿過橋底
圍網小路
水管彎路
水管頭部
輸東江水
穿插管路
牆見塗鴉
遠見景觀
接入河道
前走長路
眺石磨山
石上河道
北走長堤
見河上橋
接近禁區
鐵路山丘
禁區路口
邊境禁區
橫過河橋
回看河道
北面小山
大石磨山
橋口路牌
路過禁區
轉入小村
村豆品廠
廠內招牌
售賣豆品
雪白豆花
十元任吃
大休時刻
廠內小狗
鬃毛獅狗
豆廠一角
鮮艷年花
休閒大狗
午睡唐狗
休後出發
入村小徑
村口警告
左轉軍路
上石磨山
吉普車路
上行軍路
眺望山頂
東眺沙嶺
長斜軍路
回望山腳
路上景色
東面全景
軍路盡頭
破爛哨崗
接上樓梯
仰望樓房
營房走廊
荒置營房
房間一隅
草坡電塔
舉望建築
路過營房
警通訊站
俯瞰上水
下望廢屋
眺南峰頂
上山頂路
到北峰頂
北峰電塔
直昇機坪
西北景色
北臨深圳
北面全景
南石磨山
山麓上水
山頂小徑
離開機坪
入電站路
荒廢哨崗
站崗內部
監測支架
單邊牆角
窗台內景
環形窗戶
仰望哨崗
下山北路
行隊下山
特斜坡路
俯瞰陡坡
大石磨山
山外深圳
回望山頂
邊境風光
眺望沙嶺
深圳河岸
半山警崗
路過圍網
網上告示
警崗外圍
下山石級
石200級
到達山麓
羅湖邊境
經鐵皮屋
得月樓站
防洪水站
直落出口
見閘門口
閘口告示
邊境閘門
南行出路
路邊綠椅
椅背小蝶
有石獅子
眺望磨山
山下小路
經過頤園
網內有山
經水務署
繼續南行
路上景色
沙嶺山丘
長甫頭村
上探名穴
明代祖墓
墓邊星花
風水吉地
入快景路
閘門狗群
看石磨山
禁區出口
重見軍路
直出平路
回豆品廠
出村小路
遠離邊界
欄杆兩路
見梧桐河
河道長路
經石上河
河岸美景
回望河道
對岸景色
直出上水
轉彎景色
休憩涼亭
欄邊路牌
長長堤岸
見輸水管
南下市區
深港中心
石上河渠
河渠景色
跨上天橋
路過工廠
到彩園邨
上水車站.
.
>>>>>>>>>
回覆 南朗 L J 2011年10月8日
呀~ 翠兒, 之前看過妳的大石磨山,
我去時豆腐花已貴咗, 聽聞前些少只售 7 元任吃~~~
我去時豆腐花已貴咗, 聽聞前些少只售 7 元任吃~~~
- asdf001997 2011年9月17日
- 那些荒廢警崗很有趣.........十分精彩的報導
回覆 南朗 L J 2011年10月8日
哈哈, 有好多個窗口, 不妨去望吓羅湖!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