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12-3-3
荃灣德華公園座落在新界荃灣市中心的德華街,鄰近日本百貨千色店後門及荃灣街市街,原址為十分古老的海壩村,由於村內有兩棟甚具歷史性的民宅值得保留,於1986年同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政府收地後由賽馬會贊助重建綠化公園,分兩期進行,分別於1990年和1995年落成,全名為荃灣賽馬會德華公園,佔地約1.7公頃,啟用後受到區內人士歡迎,更是影視界常去拍外景的地點。
賽馬會德華公園的建築採用嶺南風格,築有石雕牌樓、亭台樓閣、曲橋榭廊、錦鯉池塘、假山瀑布等,並有兩個主題花園,分別名「茶花園」和「石景花園」,而園內的假山石景,全由中國著名的「太湖石」悉心設計砌成,滿園翠綠,湖畔春香,令遊人仿如置身蘇杭之感。此外,更有兒童遊樂場、休憩處、涼亭及公厠等基本設施,由康文署管理。
德華公園內有一棟建於1904年的原海壩村民宅,樓高兩層,以夯土、青磚、青瓦和杉木建造而成,為海壩村第九一七號地段,面積約400平方米,業主邱元璋(1865~1973年)為海壩村飽學之士。該民宅於1997年被活化作「德華展覽廳」,展示新界傳統私塾教育演變至鄉村學校的歷程,屋內仍保存昔日大部份的傢具;處於公園一隅的另一中式建築物用作「荃灣環境資源中心」,設有圖書館、電腦室、視聽室、展覽區及一個仿建的客家廚房等,由環境保護署管理。園內最悠久的舊屋乃一座建於光緒二年(1876年)的「義璋陳公祠」,以泥磚、紅磚和青磚建造,為紀念陳氏廿七世祖陳義璋而建,曾於宣統元年(1909年)重修。2005年進行大規模修復工程。
海壩村舊址為新界荃灣四約之一,為一條雜姓客家人聚居村落。史記清初政府頒佈《遷界令》,其後解除禁令,被遷走到內地的百姓紛紛返回南下沿岸地區。於乾隆年間(1736~1795年)有一祖籍廣東寶安縣沙井後亭村的陳氏率領族人由內地移居荃灣。
荃灣海壩村估計為客籍人士於 18 及 19 世紀期間在此建村立業,時至80年代,村內最具代表性的「義璋陳公祠」,及一棟民宅被保留作為古蹟,見證荃灣的歷史。1982年香港政府為發展荃灣市中心及綠化環境,將整條海壩村遷徙到荃灣東面半山麓各處重建新村落,包括三疊潭下游旁的海壩村南台和海壩村東北台,近東普陀二陂圳路的海壩村,以及大窩口國瑞路的海壩新村。隨著搬建新村而被列為古蹟的義璋陳公祠於海壩村南台重建。

























..




















..






.
.
>>>>>>>>>>>>
- wtm246
2012年3月16日
- nice~
>>>>>>>>>>
- 溫日繪 2012年3月14日
- 真係一個好正的好去處,
╠白色情人節╣快樂 ღHappy White Dayღ
,我又有新的手繪漫畫發佈 , 如果得閒黎我個YAHOO BLOG 睇下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