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8日 星期三

圓筒型公屋-勵德邨


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08-11-13




全港唯一圓筒形的公共屋邨
 
大坑半山的勵德邨公共房屋,有兩幢直至目前為止,是全港唯一雙筒圓形的廉租屋大廈。該邨由於在落成時,其租金是全港公屋之冠,且地高半山及鄰近豪宅,加上兩幢獨特的外觀,其大部份單位還可看到維港的景色,故該邨在當時是十分著名。
 
勵德邨取名自港英前工務司鄔勵德(MichaelWright),藉以紀念這位服務香港 30多年行將退休,以及對香港房屋協會公屋現代化進程的貢獻。這幢由香港房屋協會計劃及建築,共分三幢,由 8 組大廈組成,分兩期興建,於 1975年中期至 1976年初落成。雙圓筒型為「勵潔樓」和「德全樓」,每座分成單、雙數,樓高 27層。而長方型 4 座連體的則為「邨榮樓」,樓高 28層。1976318, 鄔勵德 先生主持了勵德邨的開邨典禮。
 
勵德邨本來預算在 1972年便可落成的,因為地勢問題,平整地盤工程受阻,加上在興建期間發生山泥傾潟,令到該邨落成時間延長了3 年,第一座樓宇才告落成,翌年初落成的是第二期興建雙圓筒型的勵潔樓和德全樓。
 
勵德邨落成時至目前,外牆仍以啡紅、米黃兩色為主,現時的外貌可以媲美私人屋苑。該邨曾經大修,2004年粉飾大廈外牆。2005年為提高居住環境質素,增設天台花園,粉飾牆身和更換隔熱物料地板,並加入康體和休憩設施,如足部按摩步行徑、環保膠座椅、安全蓆墊等。2006年房協會公開資訊居民意見,提出一份環境設施改善計劃。目前,勵德邨已經開始一系列改善工程,包括更換老化的升降機,行人路上加設上蓋,美化周圍環境,把街市重新裝修為商店,計劃以保健及特式美食等為主題,藉此吸引附近馬山區屋苑或大坑屋苑的住客到來消費。
 
勵德邨鄰近的大坑道,有剛活化計劃的虎豹別墅二級歷史建築,渣甸山名門、光明臺等豪宅,以及著名的真光女子中學。勵德邨除了有多條公共專線巴士直達港九各區外,更有多條下山捷徑直達大坑舊區出銅鑼灣,交通十分便利,唯全港最獨特的公共房屋。
 
 

 
勵德公屋


 
雙直圓筒


         
方圓屋頂


 
圓形天台
 

 
漆黑中空


 
仰望天井


 
螺旋樓層


 
圓形走廊

 

 天台欄河


 
天台花園


 
三角樓梯


 
外牆氣窗


 
空置單位


 
下望車站


 
平台看海


 
架空建築


 
商場走廊


 
毗鄰名門


 
邨路入口
 
 
 
房協總部


 
屋苑平台


 
龍濤屋苑



 
香港房屋協會總 -龍濤苑」屋苑
 
大坑的綄紗街香港房屋協會總部及其上面的物業龍濤苑」屋苑1989年初落成,房協即撥出少量優惠單位予勵德邨富戶購買,藉以吸引買家交回自住單位,讓更需要輪候公屋的人士入住勵德邨。
 
勵德邨是房協第二倘自資興建的屋邨,合共有 2,000多個單位,只推出了 1,600多個單位接受公開申請,原因是房協要保留部份單位提供予舊屋邨,如筲箕灣明華大廈A座及黃竹坑漁光村的擠迫戶作為調遷之用。故此,當年只有很少部份申請人能入住勵德邨。
 
 
(剪輯資料)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