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07-11-23
大坑蓮花宮公園
大坑蓮花宮公園座落在蓮花宮廟宇後面,於2007年8月底翻新完成。這座小型公園環境清幽,成為該區老年晨運人士的好地方。
蓮花宮廟宇後面的山坡地帶,名為蓮花宮山,於50年代成為大坑區內四大木屋之一。木屋湧現時期,蓮花宮附近一帶曾是毒品活躍之地,道友絡繹於途,環境惡劣,如今已建成清幽的蓮花宮花園,該花園景色雅緻,想當年曾是環境惡劣的木屋區今非昔比。
自50年代開始,大坑區內曾有一段長時間出現了幾個龐大的木屋區,都是在大坑道一帶的山邊形成,由於中國大陸全面解放,大量人潮湧來,使香港出現嚴重屋荒,難民無地棲身,如水銀瀉地,紛紛向市區邊緣的山邊蓋建木屋作為棲身之所。
60至70年代是木屋區全盛時期,自銅鑼灣放眼一望,漫山遍野的襤褸景象呈現眼前。木屋區帶來了許多困擾,由於居民缺乏煮食水源,以及公厠等設施而增加了混亂,火警更是家常便飯,而木屋區出現毒窟,道友出沒,更是一個嚴重社會問題。
大坑山上幾個木屋區,80至90年代港府逐步清拆,包括芽菜坑村、馬山村、大坑舊村等,相繼建成勵德公共屋邨及蓮花宮公園,與昔日之木屋形貌有天壤之別。
此外,大坑地區以前是一個山谷地帶,東為寶馬山,西為加路連山,背靠渣甸山有一支山溪向南流入大坑谷地,經蓮花宮及浣紗街流入皇仁明渠出維多利亞海港。區內有名的浣紗街,是早年大坑的主要水位流向出海之路,當時村民多在坑水中洗衣服。該街的中段位置前身為龍溪台,拆卸後已改建成香港房屋協會總部及其樓上屋苑,取名「龍濤苑」。
資料自: 銅鑼灣街坊福利會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