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3日 星期一

伯大尼教堂-博物館


yahoo blog 原誌日期:2009-7-9




伯大尼小教堂及博物館

位於薄扶林道有130歷史的伯大尼修院,經過三年的復修工程後,變身為香港演藝學院古蹟校園。變身後的伯大尼設有由鄰近牛奶公司牛棚改建而成的惠康劇院、原有的小教堂,和由地下酒窖改建而成的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

伯大尼修院採用法國新哥德式建築,包括金字屋頂哥德式支柱、拱門窗台、走廊扶壁的外牆伯大尼最觸目的是車家紀念小教堂,外型為特色的圓形建築,內部圓頂底下置有耀眼奪目的彩畫玻璃窗、聖像、祭台、火爐及雲石地磚等,整座建築物充滿歐陸復古味道。

車家紀念小教堂的命運與伯大尼修院同樣坎坷。伯大尼於1974年關閉時遷離教會的神職人員把小教堂內的宗教陳設撤及後四散遺失。演藝學院為恢復原貌,要憑舊照片四方追尋散落的失物,經過三年的努力才尋回部分失落多年的聖物,包括 9 扇彩畫玻璃窗、祭台等並將之復修,部分未能尋回的聖物只好按原本圖案複製,而12門徒聖像中仍有 8 個至今下落不明,令小教堂面貌不能全部重現昔日的風采。

位於伯大尼地窖的法國巴黎銀行伯大尼博物館,前身為酒窖及浴室,部分原設施得以保留,讓參觀者更了解這棟文物建築。博物館主要是展示有關伯大尼及附近村落的歷史,包括建於十九世紀末的牛奶公司牛棚牛奶公1886年創立曾服務香港逾百年,飼養乳牛並生產牛奶,該兩棟八角形相連建築物現已改建為展覽廳,及可容納入逾 70人的惠康劇院,配備先進燈光和舞台設施,除供學生訓練外,亦歡迎演藝團體或公司租用

伯大尼博物館的收藏品,有由巴黎外方傳教會借出的聖物、早年由納匝肋印書館出版的珍貴書籍和印刷字模,以及一些在復修工程時在地下發掘的文物等。除展出各項文物,亦把部分古書籍電子化,讓參觀者透過電腦閱讀這些珍貴的刊物。


(剪輯資料)


 
圓形教堂

 
歌德建築

 
高聳內堂

 
圓頂建築

 
耶穌聖像

 
祭台門徒

 
彩玻璃窗

 
教堂座位

 
堂內石碑

 
門鏡事跡

 
地窖博物館

 
歷史展覽

 
修院原圖

 
教會聖杯

 
印書字模

 
飼養牛棚

 
釀酒材料

 
酒窖酒架

 
晶瑩米酒

 
展館通路

 
地窖小窗


.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